19
2021-05

加快重庆都市圈铁路网规划建设的思考

近日,星空体育投资集团发展改革部杜凤林发表《加快重庆都市圈铁路网规划建设的思考》,文章深入分析研究了重庆都市圈铁路网规划相关问题。

现将全文进行分享学习。

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全国四大城市群之一,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,重庆都市圈是双城经济圈的核心组成部分,如何做好重庆市都市圈铁路网规划建设值得研究。结合多年的铁路规划建设工作实践,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,为打造轨道上的重庆都市圈提供参考。

近几年,重庆市铁路规划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实施,截止2020年底,全市铁路形成“一枢纽十一干线两支线”的总体格局,运营里程约2400公里,覆盖30个区县,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。

为加快补齐重庆高速铁路发展滞后这一突出短板,全市合力推动“米”字型高铁建设,渝万城际建成通车;成渝高铁提质改造工程完成,成渝双核实现1小时高铁公交化直达;开工建设郑万高铁、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、渝昆高铁、渝万高铁等骨干线路,重庆高铁骨架网加快构建。

普速干线铁路通道逐步打通。兰渝铁路、渝贵铁路、渝怀二线建成投用,枢纽东环线、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改造加快建设,重庆至西北、东南向铁路快捷运输大通道全面打通,有力支撑了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。

星空体育枢纽体系不断完善。重庆北站、重庆西站一期、沙坪坝站改造工程和万州北站等客运枢纽建成投用;小南垭、白市驿、鱼嘴北场等物流中心建成投用,形成了以团结村、小南垭为核心,磨心坡等为支撑的“2+1+5”物流中心体系,加速了重庆建成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步伐。

星空体育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、党中央国务院赋予重庆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,以及建设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要求,星空体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仍然突出。

一是高标准对外高铁通道尚未打通,铁路出行效率不高。“米”字型高铁网仅建成成渝高铁、渝万城际两条,重庆至北京、上海耗时10小时以上,至广州耗时7小时以上。二是铁路货运大通道不畅,货运经济性高效性偏低。东向沿江通道绕行远,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准低,北向通道客货混行,西南向快捷货运通道缺失,绕行远、标准低,衔接泛亚通道联动东盟效率不高。三是铁路枢纽建设站城融合、有待提升。客运枢纽与城市功能、城市交通衔接不畅,货运枢纽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。

为进一步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铁路网规划布局,推动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,加快构建轨道上的重庆都市圈,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。

一、加快“米”字型高铁规划建设,全面融入国家高铁通道

高质量高标准建设“米”字型出渝客运大通道,全面融入国家“三纵两横”高速铁路主通道,构建联接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铁双通道格局,强化“四极”联动,形成“136”高铁出行圈,1小时到达成都、贵阳,3小时到达西安、武汉、长沙、南宁、昆明、兰州,6小时到达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。

一是加快郑万高铁、渝万高铁建设,提升联通中原、京津冀、辽中南、哈长城市群效率。

二是加快推动渝宜高铁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,尽快开工建设,构建最顺直的高标准沿江通道;加快渝万高铁、成达万高铁建设,形成多径路、多分支通道格局,强化与长江中游、长三角城市群联动发展。

三是加快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建设,力争黔江至吉首段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、早日开工建设,构建厦渝蓉高铁通道,提升与长江中游、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联动效率。

四是加快渝贵高铁前期研究,力争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、并开工建设,构建高标准包(银)海、兰(西)广高铁通道,消除通道瓶颈制约,联通黔中、北部湾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。

五是全面推进渝昆高铁建设,提升与滇中城市群联系效率,联接东盟地区。

六是加快推动成渝中线高铁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、并加快建设,构建高标准顺直沿江通道;积极争取国家规划重庆-自贡-雅安铁路,衔接川藏铁路,联接西藏地区。

七是大力推动兰渝高铁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,尽早开工建设,联通兰西、天山北坡城市群。

八是加快渝西高铁早日开工建设,打通京昆、包(银)海通道,衔接关中平原、呼包鄂榆、宁夏沿黄城市群。

二、强化重庆枢纽规划建设,打造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

坚持系统观念,全面完善星空体育客运枢纽功能与布局。推动枢纽合理分工、有效衔接,实现点、线能力匹配,确保高铁大通道在枢纽内运行顺畅高效;加强枢纽网络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有机协同融合,支撑城市品质提升。

一是规划建设渝昆高铁九龙坡至重庆东站段。线路由渝昆高铁预留九龙坡站引出,经九龙坡区、大渡口区、巴南区、南岸区,引入重庆东站。线路衔接在建渝昆高铁、渝万高铁及规划渝贵高铁等线路,高标准联通京昆、包(银)海高铁主通道,提升通道在重庆枢纽的运行效率,实现渝昆、渝贵高铁双接重庆西及重庆东站,提升运输组织灵活性,均衡主要车站办理压力,满足居民就近乘车需求。

二是规划建设重庆站至重庆北站联络线。线路由重庆站引出,穿越嘉陵江引入重庆北站,与黄茅坪支线衔接。项目贯通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改造及枢纽东环线黄茅坪支线,串联水土、悦来、礼嘉、人和、观音桥、渝中、大渡口、西彭等城市组团以及重庆北站、重庆站等重要交通枢纽,与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衔接换乘,形成中心城区重要的南北向骨干轨道交通线路,对强化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支撑、提升交通供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。

三是规划成渝铁路江津至成都段扩能改造。成渝铁路由于建成时间早,技术标准低,能力趋于饱和,线路多位于沿线区县城市的核心区,与城市发展建设矛盾突出,迫切需要扩能改造。一方面补强成渝线运输能力,提升成渝间货物运输效率,满足成渝间及沿线城市日益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;另一方面通过扩能改造将局部线路迁改出城区,彻底解决铁路与城市发展矛盾问题,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、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。

四是全面提速枢纽场站建设。推动重庆北站南站房改造、重庆西站枢纽二期剩余工程建设,尽快全面建成投用;加快推进重庆东站、重庆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,打造“站城融合、城轨融合、景城融合”的综合交通枢纽新标杆,形成重庆城市活力新中心;全面推动科学城站、南彭站建设工作,实现与线路同步投用。

三、积极利用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,提升铁路运输服务水平

为缓解城市拥堵、提升铁路资源利用率,重庆市可积极利用铁路,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,开行公交化列车。到2030年,重庆市规划形成“二环三纵三横九射”的“半小时”铁路公交网,按照近、中、远“三步走”的总体方案实施。

一是近期开行公交化列车方案。在不改变现有铁路运输模式前提下,利用铁路资源加密开行公交化列车。近期开行线路为成渝高铁、渝万客专、渝贵铁路、渝利铁路、遂渝-兰渝(共用通道)铁路、渝怀铁路、重庆西站至重庆北站区间等“6线1区间”,运营里程约730km。这个阶段通过“干线列车增加停站+增开公交化列车”相结合,重点在于提高服务频次、满足出行需求,力争做到周边城镇组团车站最小发车间隔30分钟以内。可逐步实施遂渝(兰渝)铁路蔡家和石子山站新增公交化客运设施设备,渝利铁路双溪站、复盛站更新设施设备,渝万客专增开云龙站、三正北站等工程。

二是中期开行公交化列车方案。随着铁路网逐步完善,新增利用枢纽东环线、机场支线、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、三万南铁路(扩能改造后)、黄茅坪支线(提速并增二线),中期铁路公交网线路长度可达1126km,实现主城9区及12个周边城镇组团“四网融合”,力争实现周边城镇组团车站最小发车间隔10分钟。可逐步实施黄茅坪支线进行提速增二线改造并延长与成渝铁路接轨,科学城站新建公交化车辆动车所等。

三是远期开行公交化列车方案。远期考虑渝贵高铁建成,置换出渝贵铁路的市域功能;成渝铁路完成江津至荣昌段的改造;增加重庆二环铁路。“点、线、网”进一步加强,可实现公交化成网运行,公交化列车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,实现“不定车次、不定座位、快进快出、随到随走”、“一卡通”全覆盖目标。全面形成“二环三纵三横九射”铁路公交网。线网规模达到1571km,力争实现周边城镇组团车站最小发车间隔7分钟。

四、推动“四网融合”发展,实现城市内外交通有效衔接

推进“四网融合”是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抓手,要系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。

在线网层面,加快补齐城际、市域层级轨道交通短板,有效弥补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覆盖空白,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层次体系,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。

在通道层面,强化“四网”之间的分工协作,明确功能边界,在避免出现城际铁路高铁化,市域(郊)铁路地铁化现象的同时,充分挖掘铁路运力,整合通道资源,盘活设施资源,实现区域内有限资源的配置最优化。

在节点层面,要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,统一规划、统一设计、统一建设、协调管理,对规划新建的综合客运枢纽要统筹功能模块集中布局,有效整合交通设施资源、实现空间共享,打造全天候、一体化的换乘环境。

在运营层管理层面,积极创新体制机制,建立“四网”建设、运营、管理制度和办法,出台有关投融资、运营机制、运营补贴、票价机制等政策法规,构建运营管理和服务“一张网”,真正实现设施互联、票制互通、安检互认、信息共享、支付兼容。